老巷
文:潇潇雨歇
原创声明: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刊登于此网页仅用于展示。如有意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谢谢!
写题时所听歌曲:《起风了》
序、驱车返乡
清晨五点半,一辆黑色越野车在T市L镇的街道上疾驰着。
“先找个地方吃早餐不?”万俟潇在车里伸个懒腰,问向坐在驾驶座上的哥哥万俟羽,“光急着赶路,都一两天没好好吃过一顿了。”
“切,你说得倒轻巧,熬夜开车的又不是你。”万俟羽用余光瞥了一下后座,随即抓起手边的罐装八宝粥抛向后座,“喏,饿了将就着喝罐粥吧!”
“又是粥啊……”万俟潇小声嘟囔着,“怎么不找家早餐店好好吃一顿呢?”
“你看现在街上哪家店是开着的?”万俟羽说着,朝车窗外挑了挑下巴。万俟潇的目光追着他下巴看去,几乎望不见开门的店铺。
“诶?这是怎么回事?”
“别告诉我你真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好歹你小时候也在这里生活了六七年啊!”后视镜里反射出万俟羽鄙夷的目光,“咱T市的生活节奏不是一直很慢吗?这才五点半不到啊,即便是最早开门的几家早餐店也得至少六点多才开始营业。你看看现在这个点,也没几个人在街上走吧,连公交车也才刚开始运行没多久,出租车、黄包车之类的更是没几辆。”
“……小时候的事,哪还记得清啊?”万俟潇挠挠脑袋,面露尴尬之色。
“切,我本来还想着按体型来算至少也是卢杨先喊饿,没想到你小子倒好,先叫起来了,还把小时候的事情给忘了个干净。”
“趁我睡觉的时候说我坏话,过分了啊。”副驾驶座上传来卢杨浑厚的声音。
万俟兄弟出生于滨海的L镇,小时候也是在L镇的一处老巷里长大的。但在万俟潇刚上小学那会儿,他们的父母就带着他们举家搬迁到了大城市去,说是要让兄弟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在今年七月下旬、建国以来最大的台风恰巧在L镇登陆,使L镇形成严重的内涝,城内水位最高时甚至淹没了一整层楼。万俟兄弟的父母担心祖上传下来的老宅被水浸泡后是否会出事、而自己又老来腿脚不便,遂遣万俟兄弟还乡收拾家什顺带修葺老宅。于是待到八月底,万俟兄弟就带上好友卢杨,驱车自驾赶回L镇。
“没忘完没忘完,我还记得一些!”万俟潇扒开盖子正默默喝着粥,突然间大喊起来,“我记得走之前哥你还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像是惦记着隔壁王家的小姐姐。那时候你好像才……小学四五年级?”
“小鬼,脑子里净装些什么呢!”万俟羽笑道,“实话告诉你吧,其实还算挺巧的,后来她和我居然考了同个大学,还在大学里碰见了。”
“哎哟哟,什么很巧啊,不会是故意相约考同个大学的吧?”万俟潇说着,露出一副八卦的表情。
一、青石老巷
越野车在巷口缓缓停住,万俟羽长呼出一口气,朝后座扔出一串钥匙:“总算到了。喏,钥匙拿着,你们先过去,我去找停车位,随后就到。”
“诶,为什么不直接开到家门口啊?”万俟潇一边嘀咕着,一边打开车门。
“这巷子的宽度也就够一辆车通行,万一遇上汇车的情况岂不是很麻烦?还有你是没看见巷口这标识吗?一切机动车与黄包车不得入内!喂,我说你不会连这几步路都不愿走了吧?还是说忘记是哪栋了?”万俟羽打开车窗嘲讽道。
“切,这能忘?”万俟潇说道,带着卢杨朝老巷内走去。
巷道两边皆是青石砌成的一道道围墙,围墙内矗立着一幢幢古朴的房屋。由于现在还只有早上六点不到,老巷内几乎看不到人影。
“诶,小时候不懂事没怎么注意,现在回来看看真觉得当时住的环境好啊。”万俟潇环视四周,感慨道,“天天住在这样的青石老巷里,生活节奏又慢,多悠闲啊!”
“你可拉倒吧,提前过上老年生活?每次有案子都两眼放光的你能闲得下来?”卢杨在一旁调侃道。
“喏,到了,是这间。”万俟潇说着,在一间院落前停下脚步。
经过一个上午的劳动,三个大男人总算在老宅里整出了一个能休息的房间出来。
“靠,真是麻烦。”万俟潇躺在刚搭起来的钢丝床上抱怨着,“都快二十年没住人了,收拾起来够呛,没个三五天弄不好啊!”
“你还没算上院子里那一堆内涝退潮后留下的垃圾。”万俟羽有气无力地接腔道,“再加上来回的车程,我估计我今年大半个休假都得交代在这了。”
“快到饭点了。”卢杨看了眼手表,随即从自己的床上坐起身来,“你们知道这附近有什么饭馆吗?”
“我记得巷口出去就有家面馆,刚刚找车位的时候看到了。”
“诶?巷子里没有吗?”
“没有。我刚刚在附近转了转,巷子里现在基本都是住宅,而且好多户人家的宅子看起来都和我们一样、似乎很多年没人住了。好像就咱家对面有一家蛮大的杂货铺吧?除此之外巷里就没其他的店铺了。”万俟羽说道,“走吧,都忙活几个小时了,早饭也没吃多少,是该饱餐一顿补充点能量了!”
“这不是……万俟家的小伙子们吗?”正走在返回老宅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如是说道,万俟兄弟急忙转过身去——说话者是一名头发半白的老人。
“您是……王大伯?”万俟羽只觉眼前此人有点眼熟,略微一思索后随即便想起了眼前老者的身份——二十年前住在隔壁、经营着一家五金店的王家大伯。
“对,我是。一晃有将近二十年没见了,小伙子们都长这么大了。”王大伯笑着说道,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怎么现在突然回来了呢?”
“啊,是这样的,不是听说L镇这边发大水了吗,于是就想着回来看看老屋的情况……”一旁的万俟潇接腔道。
“哦,是这样啊……要不,到我家里坐坐?”王大伯说着,就把万俟兄弟往院里领。万俟羽也不推脱,随即就把钥匙递给一旁的卢杨,示意他先行回去。
二、王家宅邸
万俟兄弟刚踏进院门,院子里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汪汪汪”的狗叫声。二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墙角狗窝里一条没栓链子的腊肠犬正在对着他们狂吠。与此同时,屋里响起一阵拐杖拄地的声音,随即屋子门口出现了一名壮实的中年男子和一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那显然就是王婶了。
“大齐乖,这是客人……”王伯走过去轻拍腊肠犬的背,费好大劲儿才使腊肠犬停止了叫喊。他随即又转向万俟兄弟,面露歉意,“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家这条狗见着外人就会乱叫起来。除去我们自家人和保姆,就算是时常往来的邻居一进门也会被吼;而且这狗的感觉还特灵,不管是睡着还是醒着,只要一有别家人踏进大门就马上会发现,然后就不停地叫,有时甚至还停不下来了,真让人蛮头疼的。没吓到你们吧?”
“没事没事。”万俟羽连忙摇摇头,回答道。
“哎哟,这是……?”只见一旁的王婶眯起眼睛,颤颤巍巍地问道。
“诶,小羽和小潇是吧?”中年人马上笑了起来,随即快步走上前去。与此同时,万俟羽也认出了他——他就是王家的长子王文谦,比万俟羽大四五岁左右,小时候一直很照顾万俟兄弟。
“文谦哥,好久不见了。”万俟羽说着,与王文谦握了握手。一旁的万俟潇也微笑着伸出了手。
“原来是隔壁万俟家的小娃子啊,这么久没见差点认不出来了……别在院里傻站着,多热啊,快到屋里头坐坐!”王婶说着,热情地招呼万俟兄弟进屋。
万俟兄弟走进屋子,只见屋里还有一位老大爷、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年轻女子。在场的老大爷是住在王家隔壁的李大伯,也是来王家串个门唠家常的;中年妇女是王家请来的保姆苏兰,负责照顾王婶的日常起居;而年轻女子则是王家的女儿王月,是在工作之余回来看望母亲的。
闲聊之中,万俟兄弟们这才得知,原来王伯、王文谦和王月早就搬出了老巷,在外面也有各自的营生:王伯和王文谦仍旧经营着那家五金店,而且还把规模做得很大,以至于根本没时间回家,二人索性便直接搬到了店里去住;而王月则在一家服装公司当设计师,由于工作单位离家太远,所以也从老宅中搬走了。于是,偌大的老宅里就只剩王婶一人居住。但是,王婶又因风湿病腿脚不便,一人独居不太安全,搬走却又舍不得,于是王家便特意请了保姆来照顾王婶的起居。
“哎,不说别的,整条巷子里也就你们王家人搬出去之后还会时常回来看看,别户人家搬走后几年都不一定回来一趟。哎,你们真可以称上不忘本的楷模了。”李大伯突然感慨道。
“诶李伯,你这夸得我们可受不起啊。”王文谦连忙摆摆手道,“我妈还住着呢,这不肯定得一个礼拜回来看一次吗?再说这巷子都住了二三十年,也有感情了啊!”
“谁说的,我自己不也一个人住在那破房子里?我家那几个娃,逢年过节都不一定回来一趟,还指望他们常回家看看啊?早就忘本啦!你看看这巷里,还真不是我一个人夸,大家都说只有王家的孩子会回来看看。你看看这个夏天,都发生这么大的内涝了,除你们之外,还是没有哪家的娃子回来照顾过老人!”李伯说着,对王文谦和王月竖起了大拇指。
“诶,李伯不能这么说啊!人家都是要赚大钱的人,忙起来也确实没时间。不像我们,也就过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才能抽空回家看看。”一旁的王月说道,忽地转过头来,“阿羽,你说是不是?”
“啊?嗯……”突然被点名的万俟羽含糊地应答道,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一旁的万俟潇笑着戳了戳他的腰,在哥哥的耳边低语着调侃道:“她叫你阿羽哦~是不是对你有意思?”
“你可拉倒吧。”万俟羽小声反驳道,然后不动声色地朝自己的弟弟翻了个白眼。
“诶,王伯你这茶几上的是……?”万俟羽突兀地问道,像是在刻意转移话题一般。
“啊呀,这都被你发现了?行家啊!”王伯说着,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走到茶几前拿起一只碗口大的紫砂茶壶,握在手里把玩起来,“嗯,你没看走眼,这确实是件有些年代的珍品,一两个礼拜之前从外地淘来的时候我可是花了好几十万哪!”
“几十万,也确实算是大手笔了。不过这种造型的紫砂壶也挺罕见的。”万俟羽点点头,问道,“王伯也喜欢收紫砂茶壶?”
“哎呀,人老了嘛,总有些奇怪的癖好。而且听说现在通货膨胀得厉害,钞票攥在手里没几年就不值钱了,还不如买些保值的小玩意儿在家里头放着。”王伯笑着说道,“我这也一把老骨头了,等哪天干不动退休后搬回家,也就指望着靠这些玩意儿找点乐子,你说是不是?”
“那可不,几十万收一茶壶,老王你也够有钱的。”一旁的李伯调侃道,“哎呀,这茶壶刚买来摆在这儿的时候啊,那可真是整个巷子里的人、无论长辈小辈都跑过来瞅了几眼,说是要看看老王你花几十万大价钱收了个什么稀罕物什。”
屋里众人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午后的时光也在一片乡音中缓缓流逝。
三、多事之夜
“哎哟,今天真够累的。话说我们今晚真的要住家里吗?十多年没人住过了连台空调都没有……”刚回到屋子里的万俟潇蹲在老旧的电风扇前,再度抱怨道。
“我说你要求怎么这么多呢?”卢杨说着,上前踢了一脚万俟潇的屁股,“你们哥俩倒好,整个下午坐在隔壁凉空调,我还帮你们收拾了一下午院子都没说啥呢!我都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促使你们和几个老爷爷老太太聊这么长时间的。”
“你问我哥啊,他巴不得去跟自己未来的岳父和岳……诶呦痛痛痛……”万俟潇正说到一半,突然感觉自己头顶被掴了一掌,吃痛地大叫起来。
“你大爷的,别乱讲。”万俟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说道,一边把手缩了回来。
“诶,有故事,羽哥要杀人灭口了?”卢杨笑道。
“有个毛故事啊,哎呀去去去,早点洗洗睡……”
“哦对,有件事忘记说了。你们不在的时候村委会来过一趟——大概正好他们前脚刚走,你们后脚就回来了。”卢杨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啊?村委会过来干什么?”万俟潇显得有点惊讶,“我们这么久没住了突然回来,难道他们是来慰问的?” “差不多吧……他们还说,如果接下来要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话,要记得把人数报给他们。”卢杨挠挠头发,说道。
“诶?为什么?”
“好像据说是为了方便晚上来确认人数……说是因为巷子里有很多空巢老人,儿女又常年不回来看,所以村委会特别派人每晚八点左右清点每户居住的人数,就是怕老年人走丢。唉,这样的村委会可真是善解人意啊!”
“你感慨个啥啊,赶紧洗漱去。”万俟羽正不耐烦地挥着手示意卢杨去洗漱,一旁的万俟潇突然站起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嘘……你们听,是不是有什么声音?”万俟潇一脸严肃地说道。
万俟羽与卢杨赶忙停下拌嘴,只听见窗外传来嘈杂的人声以及响亮的狗叫声。
“听这声音……是隔壁王伯家?”万俟羽眉头一皱,说道,“可是王伯他们下午就回去了啊,晚上家里应该只有王婶和保姆两个人。难不成出什么事情了?”
“嗯,我担心的也是这个。要不我去看看?”
“走,我陪你一起。”万俟羽说着,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狗叫声、人的吵闹声不久后便尽数散去。待万俟兄弟穿好衣服、赶到王家院子里时,周围早已重归于黑暗和安静,只剩下大齐蔫了吧唧地安静躺在狗窝里,以及保姆苏阿姨在院子默默地扫着地。
“怎么回事?苏姨,刚刚发生什么了?”万俟羽急忙上前问道。
“唉,这事还真闹心。”苏姨抱怨道,脸上露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刚刚黑灯瞎火的,一群人吵吵嚷嚷地闯进门来,好像还提着大包小包的样子,很随意地在院子里逛来逛去。院子里也没有灯,我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等大齐停止吠叫之后,巡逻的保安赶来了,我们一问,才发现原来是喝醉酒走错门了。这群人也真够马大哈的,这么一闹把老太太和大齐都吓到了。”
“也真是的,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乱来,这得喝多少才能认错自己家的门?”万俟羽俨然一副长辈的口吻,“苏姨,院子里没丢什么东西吧?”
“这倒没有,因为院子里本来就没什么物什。就是地上多了不少烟蒂和其他的垃圾,看着怪闹心的。”苏姨说道,“眼下已经挺晚,老太太也快要休息了,我清理完院子后添点狗粮也得先回去了。”
“添点狗粮?这个点大齐还没吃饭吗?”
“不是。大齐是一条成年狗,一天只要吃饱两顿就够了,一顿是早上五点半左右,一顿是晚上六点半左右。但是老太太没法这么早起来,而大齐一饿又会叫,吵得人没法睡觉,所以我只能每晚八点半离开之前先把狗粮盆加到大齐能吃饱的程度,防止大齐大清早就叫起来,吵到老太太和邻居休息。”
“这样啊……不过话说,苏姨你不住这的吗?”万俟潇的语气里透着一股惊讶。
“当然不啊!”苏姨笑道,“小兄弟你是不知道,因为巷子里有许多空巢老人的缘故,村委会那边弄了个特殊政策,说是但凡巷子里的人家请保姆,工资由他们承担一半,还会给保姆安排住所,就在巷口那栋独立的公寓楼里,很近的,每天早上走路过来三分钟都不用。”
“哦哦哦,是这样啊……”说着,万俟潇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四、凶案序幕
当万俟潇睁开眼时,清晨的阳光已照进房间。他抄起床头的手机看了眼,现在还只是六点左右。
这天热得,让人连觉都睡不好啊……万俟潇在心里暗自抱怨道,随即麻利地穿好衣服走出房间,却见万俟羽和卢杨早正蹲在电风扇前玩着手机。
“哟,你俩怎么也起得这么早?”
“我们一个小时前就起来了。”万俟羽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太热,睡不着。”
“那怎么不买早饭去,还在这打游戏?”
“你给我去买个啊?就现在这个点,外面肯定还没一家早餐店是开着门的。”
万俟潇正在脑海里绞尽脑汁地想着该如何回怼他的哥哥,却忽然听到窗外响起尖锐的叫声——
“来人啊!出人命了!”
三人抬起头来对望一眼,随即不约而同地向门外冲去。
万俟兄弟和卢杨没有费任何劲就找到了出事的人家——因为王家老宅的门口已经有了零星几位围观的群众。所幸的是,大家都很识趣地站在大门口,并没有踏进院子一步。
万俟兄弟穿过人群,快步走进院子,只见保姆苏姨正呆站在客厅中,脸色铁青,神态惊慌。万俟兄弟急忙冲上前,映入眼帘的赫然是王婶倒在血泊中的场景。
“死者名叫王芳,72岁,死前神志较清醒,血液里无催眠性药物残留,死因是多处刀伤引起的失血过多。除此之外,该户人家饲养的腊肠犬也中刀死亡,其身上还沾有死者的血迹,初步推断它是后于死者被害的。在院子角落,我们发现了沾满鲜血的水果刀,经比对比确认为是杀害死者与腊肠犬的凶器;除此之外,在巷尾的垃圾桶里,我们还发现了沾满血迹的全身斗篷、鞋套和较厚的毛线手套,经过比对确认这是凶手行凶时所穿。”一名带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刑警报告道。
“嗯……死亡时间确认了吗?”一位留着络腮胡的中年警官问道。他是负责本案的警官、T市刑警大队副队长凌濛。凌濛和万俟潇很早之前便由于某些机缘巧合相识,所以在他的允许下,万俟兄弟便得以留在现场协助调查。
“死者的死亡时间大约在今早5:05-5:35之间,而狗的死亡时间也和这个时间段比较接近,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凶手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行凶的。”小警员继续报告道。
“这么看来,行凶时间和发现尸体的时间还是比较接近的。”淩濛用手托住下巴,“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凶手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的这所房子,是死者放他进来的?还是他偷偷潜入进来的?凶手的动机又是什么?仇杀?财杀?情杀?”
“我想凶手应该是自己撬开大院的门锁进来的。”一旁的万俟潇插话道,“在你们还没来的时候,我的朋友检查了一下门锁,发现上面有很多细铁丝划过的痕迹,而且还很新。我想如果把锁芯拆下来具体检查,或许还能发现更多撬门的线索。”
“嗯,把门锁拆下来送去检查。”听完万俟潇的话,凌濛下令道。随后他又将眼光转回到了万俟兄弟身上,“那么动机呢?你们也是隔壁的住户,应该对于这方面有所了解吧?”
“很遗憾,我们其实是刚回来的,所以基本等于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这回轮到万俟羽开口了,“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这个案子或许是财杀。”
五、疑云重重
“哦,怎么说?”淩濛摆弄着刘海,一副饶有兴趣的神情。
万俟羽走到茶几边,用戴着手套的右手提起紫砂茶壶:“凌警官懂古玩吗?”
“略知一二。家里的老人爱收集这些,我没事的时候偶尔也会看看。”
“你能分辨出这只茶壶的真假吗?”万俟羽一边把玩着,一边笑着问道。
“这只紫砂壶的造型和颜色都有点独特啊!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造型的壶,不敢妄下断言。”淩濛摇摇头,苦笑着回答道。
“像我手里这样造型和颜色都很独特的紫砂壶,一律产自清朝乾隆时期的江南民窑,属于比较稀罕的珍品,市值大概在七八十万左右。”
“这么值钱?”淩濛露出一副吃惊的神情,“可……凶手既然没有带走这个壶,不就表明此案并非财杀吗?”
“不是这样的。”万俟羽否定道,“王伯家里的确有这么一只壶,昨天大家也都见过了,那确确实实是真品。但遗憾的是,我手上这只并不是。”
“什么?”万俟潇和淩濛同时惊叫起来。
“也不怕各位嘲笑,说起来我在紫砂壶方面还算颇有研究。虽然王伯之前的壶和我手中现在的壶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都相当接近,但仔细看来,还是有些许不同。王老伯昨天的壶,外表平滑而有光泽,颜色更亮一些;而现在我手中这只壶,外表粗糙而黯淡无光,很明显是仿制品。而最关键的是——
“这只壶底刻的是雍正四年制造。年代都不对,这怎么可能是正品呢?”万俟潇说道,脸上露出一丝讽刺的微笑。
“你是说……凶手掉包了这只紫砂壶?”
“是的。这样一来,财杀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或许凶手进来只是为了掉包茶壶完成行窃,可他的动静却意外地惊醒了死者,最终怕事情败露而杀人灭口。”万俟羽说着,挥挥手,“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小推测,仅供参考而已。”
“会不会是……王家的保姆掉包了茶具,并不是凶手干的?”万俟潇提出自己的猜想。
“不。昨晚八点半左右,我们和苏姨一起离开的时候也看到了,当时她并没有携带任何物品,身上也没有口袋可以放下这么大一个茶壶而不被人发现。更何况离开之前,我还特地去了一趟客厅关灯,这个时候茶几上的茶壶还是真品,我敢打包票。”
“嗯……也就是说茶壶被掉包的时间应该在昨晚你们离开后到早上发现尸体之前,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吧?”不知何时,淩濛已经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笔记本和圆珠笔,正刷刷刷记录着万俟羽的证言。
“是的。”
“回头我会向死者的亲属再确认一遍紫砂茶壶的事情的。”淩濛用笔敲了敲笔记本,随即又抬起头来,“二位,还有什么建议吗?”
“嗯。”万俟羽说着,指了指客厅门口的地毯,“凌警官,那里有一枚一元硬币,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昨晚我离开客厅的时候,它并没有在那里。”
“哦?这么说这枚硬币也和本案有关咯?”淩濛说着,小心翼翼地捡起了这枚硬币,“会不会是凶手掉落的呢?”
“有这个可能性。毕竟它正好掉在地毯上,这是几乎不会发出声音的,所以凶手也许根本没注意到。”万俟潇推测道。
“这可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啊!”淩濛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不定上面残留有凶手的指纹呢。”
六、问询时间
未几,死者的家属都已抵达现场:王老伯王兆,长子王文谦,长女王月,以及王姨的侄子、在五金店帮工的王营。
“我看这个王营啊,嫌疑最大。”淩濛凑到万俟潇耳边,小声嘀咕道,“他可是L镇出名的小混混,在各派出所都有备过案。我们去抓非法赌博和嫖娼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能抓到他。”
“那你们可得好好盘问盘问他咯。”万俟潇笑着回答道。
“呃……你不参加审讯吗?”淩濛的口气听起来有些吃惊。
“不,就等你们的结果了。”万俟潇摆摆手,笑道,随后一把拉过身边满眼放光的万俟羽,“我和我哥去周围逛逛,看看能不能收集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干嘛啊?审讯多有趣啊,怎么把我拉走?”万俟羽不满地抱怨道,“走访邻居?你在想啥呢?我和卢杨5:00就起来了,还全程待在家里,可在案发时间内还是啥都没听到,别人都在睡觉,能听到什么?”
“这一家子人案发时间里都离老巷远得很,他们能知道什么?”万俟潇还嘴道,“再说了,审讯有什么意思?难不成警方还能让你乱问问题不成?”
“喂,我再怎么说也是省厅犯罪心理研究室的吧?”
“顶个蛋用,我还不熟悉淩濛?他会信心理学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他来说,来个神棍算一卦,都比你那啥心理学靠谱。”万俟潇嘲讽道,“还有,你可别忘了,案发时间内醒着的可不止你和卢杨。喏,就这儿了。”
万俟羽循着万俟潇的目光看去,面前赫然便是老巷里唯一的那家杂货铺。
“这么说来,你们是警方的顾问咯?”店内柜台前的年轻男子充满警惕地看着面前的万俟兄弟。
“是啊是啊,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问那边的警察们。”万俟潇说着,用眼神示意到。
“算了,你们跟我过来吧。”年轻人说着,示意万俟兄弟朝里间走去。
跟随着年轻男子的步伐,万俟兄弟来到了杂货铺的办公室中。办公室里很空旷,只有一张办公桌、四把办公椅与两把躺椅;办公室墙上还有一扇门连接着仓库,仓库里看起来空空荡荡的,几乎没什么货物。此时办公室里已有两男一女三个人,见到有人到来都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
“这二位是警方的顾问,来了解情况的。”年轻男子说完,便开始介绍起在场的诸位来。
他自己名叫武佐,是这家杂货铺的老板,同时在店里担任前台的职务;坐在最角落办公桌前的、穿着宽松T恤衫的高瘦男子叫林燐,是店里财务的负责人;坐在他身边躺椅上身穿西装的微胖男子名叫嵇源,是店里配送事务的负责人;坐在另一侧、身着无袖连衣裙的女子则名为杨光,是店里进货事务的负责人。
“想不到你们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居然有这么多职务啊!”万俟羽听完,感慨道。
“我们可不仅仅是杂货铺而已。”武佐立马否定道,“你们或许不知道,其实针对巷子里腿脚不便的老人开展的送货上门,才是我们的主打业务。”
“哦?这怎么说?”
“你应该也知道,我们这条巷子里也就只有我们这一家店铺,而在这巷子里住的,大多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武佐介绍道,语气里透着一股自豪之情,“既然上了年纪,那么老人们的出行也就是一大难题了。基于这点,我才创办了这家杂货铺,满足老人的各种购物需求,并且通通采用送货上门的方式,以解决他们出行不便的难题——可惜前两天我们店里唯一一辆用于进货和配送的面包车刚坏,所以这几天只能先暂停送货上门业务。”
“嗯,原来如此。”万俟潇点点头,“我们还是切入正题吧。你们四位都是住在巷子里的吗?”
“不。我是住在巷子里的,但他们三位的住所都在巷外,而且还离得挺远的。不过杨光和嵇源分别都可以选择在店里过夜,因为他俩事情比较多,又考虑到他们仨都没有机动车或者其他合适的交通工具、得靠公共交通出行,怕太晚回去不方便。”武佐回答道,其余三位也纷纷点头附和。
“原来如此……那么我想请教一下,昨天晚上二位住在店里吗?”
“你这是在调查我们的不在场证明吗?”嵇源以一副戒备的口吻说道。
“不是不是。”万俟潇很随意地摆摆手,“各位别多心,回答我的问题就好。”
“没有,最近也不算忙,昨晚九点多下班之后,我们仨都是各自回家住的。”杨光开口回答道。
“好的,那么各位早上的上班时间是几点呢?”
“嗯……嵇源和我每天早上大概都在五点左右到仓库里,因为货物杂务之类的都是我们处理;而林燐和武佐哥一般只要在七点之前到就好了。不过今天我们来得都稍微晚了点,我是5:15左右来的,嵇源则是5:20左右到;说来也巧,今天他们来得都比较早,武佐哥大概是5:45左右到的,林燐则比他稍早一些,听他们说似乎是因为昨天的一些工作没有完成。”杨光又说道。
听完杨光的证言,万俟兄弟差点惊叫起来:四个人的上班时间都和案发时间很接近,他们极有可能知道些什么!
六、扫兴而回
“那么你们有看到什么人进出过对门的王家——也就是凶案现场吗?或者有听到些什么都可以。”万俟潇显得有些激动。
“其实早上来的时候,我们都是直接从后门进入店铺后面的仓库的,所以并没有看到些什么。面向巷子的店铺一般都要七点左右才开门。”武佐说着,尴尬地挠挠脑袋,“你也知道,我们镇子生活节奏慢,六点之前根本没有店铺是开着的,就连批发市场都得到六点半才营业,更别提才五点多了,这个时间点绝大多数人都还在睡觉啊!当然,嵇源和杨光是特例就对了,他俩可能比较勤劳吧,总是大清早就到店里来了。”
“这样啊……”万俟潇显得有些扫兴,“那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响声吗?”
“没有……话说他们家是不是养了一条很吵的狗啊,每次嵇源去送货的时候都会对他叫个不停。但说来也奇怪,今天早上并没有听到什么狗叫声。”一旁的林燐回答道。
“除此之外呢?”万俟潇再度追问道。但四人掌握的信息实在有限,最终还是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靠!”回到案发现场门口,万俟潇低声咒骂道,“本以为他们四个准能提供什么线索,谁知道还是一问三不知。”
“我都跟你说过了啊,早上隔壁确实没什么声音。”万俟羽耸耸肩,“看来凶手还是比较谨慎的,你这么毫无目的地调查肯定没什么结果。”
“喏,你看,凌警官他们出来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问出什么线索。”万俟羽说道,朝里屋的方向努了努下巴。
“审讯怎么样?有什么进展吗?”见淩濛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万俟潇微微皱了皱眉头,但还是上前向他询问道。
“怎么说呢?也算是有进展吧,至少他们的证词锁定了财杀这一动机。”
“哦?怎么说?”
“经过死者丈夫王兆的确认,你哥哥方才所言完全正确,房间里没有被翻乱的痕迹,经确认其他财物也没有丢失,而紫砂茶壶确实被凶手掉包了,说明凶手的确是冲着这只茶壶来的。而在保姆和死者家属的配合下,我们还确定了凶手作案用的水果刀原本是放在王家茶几上的,这也就说明了凶手动手杀害死者和腊肠犬的行为是临时起意的。而门锁的检验结果刚刚也出来了,锁芯里确实有细铁丝撬过的痕迹,这就证明了凶手是通过撬门进入院子的。”
“嗯,这么看来财杀的推断几乎是十拿九稳的,那么嫌疑人范围就大大增加了。只要知道王伯买了这么一只茶壶的人,不就都有可能犯罪了吗?”
“是啊,所以我也挺头疼。虽然根据家属的证言,死者的交际范围很小,近几年一直只和巷子内的人来往,但是死者的丈夫还开着五金店在做生意啊。据他所说,他和很多熟客聊天的时候都会谈起自己这只茶壶。虽然没来见过,但很多人都对这只茶壶有所耳闻,这样一来嫌疑人可就数不胜数了。唉……”淩濛说着,叹了口气。
“除此之外,还有问出什么信息吗?”
“基本没啥了,家属又没和死者住在一起,保姆也不在案发现场过夜,能从她们那得到什么信息?而且案发时间内家属和保姆都没有完整的不在场证明,一个人的嫌疑都排除不了。”
“别灰心。这不是还有硬币这条线索吗?等上面的指纹查出来了,案子说不定就会有大进展了。”万俟潇拍拍淩濛的背,安慰道。
“对了,说起这个,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硬币就是凶手掉落的了。”淩濛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样说道,“根据保姆的证词,昨晚她离开之前拖了一遍里屋以及院子里的地。在客厅的地板上,我们采集到数组脚印。除去你的、你哥的、保姆的以及受害者的脚印之外,只剩下一组脚印,那应该就是凶手的了。换句话说,除去你们几位发现尸体的人之外,只有一个人进入过案发现场,所以硬币必定是他掉落的。”
“话说,凌警官,”不知从何时起一直盯着空狗窝和空狗粮盆看的万俟羽突兀地插话道,“狗的尸体在哪?”
“还在法医那边吧。你突然问这个干嘛?”淩濛反问道。
“能请法医对腊肠犬的尸体做详细的尸检吗?”万俟羽微笑着说道,“我有预感,或许其中隐藏着某些关键信息。”
七、线索归位
淩濛和万俟潇肩并肩站着,靠在王家院子外的墙上,每人嘴里都叼着一根香烟。
“近几年过得怎么样啊?”淩濛一边掏出打火机,一遍问向万俟潇。
“还行吧。反正不在编制体制内,还算蛮轻松的。你呢?”
“也就这样吧。”淩濛耸耸肩,回答道。
“话说宸少——你最近和他还有联系吗?”万俟潇试探性地问道,“也挺久没联系了。”
“你说张宸啊!”淩濛笑道,“他在事业上发展得还不错,就是家庭方面……不太好。”
“哦,怎么说?”
“和老婆离婚了。据说是那档子事不太行。”淩濛压低声音说道,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凌队,硬币上指纹比对的结果出来了!”一位警员突然跑来报告道。
“怎么会这样!”淩濛对着身边的墙狠狠地捶了一拳。万俟兄弟在一旁也都默不作声。
就在两个多小时之前,硬币上采集到的几对指纹都已尽数识别完毕。在硬币最上方、具有识别价值的指纹共有六对,其中有三对指纹的主人并不是T市居民,另外三对指纹的主人和这条巷子没有任何关系。经过王伯、王文谦以及王营的辨认,也确定他们与五金店毫无交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六对指纹之外,警方还在硬币上检验出了织物纤维按压的痕迹,经过和现场大门上残留的毛线以及凶手扔在巷尾垃圾桶里的手套比对,可以确认这就是凶手作案时所戴的厚毛线手套留下的。
“该死……连硬币的线索都断了,这该怎么办?”淩濛低声咒骂道。
“不要慌。凌警官,之前委托你的狗的尸检报告出来了吗?”万俟羽冷静的发问道。
“嗯,不过你真的确定这个派得上用场吗?”淩濛说着,摁亮手机屏幕,念道,“该狗系成年腊肠犬,狗龄六年,死前处于神志清醒态,血液中无催眠性药物残留,死因是多处刀伤导致的失血过多。根据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初步判断其上次进食约为死亡时间七至八小时之前。此外,该犬死亡时间推定范围为5:07-5:47之间。”
“嗯嗯……”万俟羽低头沉吟一会儿,“非常感谢,这样就够了。”
“从这些信息里,你能推理出什么?”闻言,淩濛显得有点惊讶。
“还说不好,我想先去趟村委会了解点情况。”万俟羽脸色严肃地回答道,“方便的话,还请凌警官你也跟过来。如果情况顺利,那么凶手就呼之欲出了。”
在村委会,万俟兄弟了解到信息如下:
昨晚八点清点人数时,村里的常驻人口(杂货铺三员工除外)都在自己家里,且后来保安巡逻时未见住户外出(保安巡逻时间为20:00-24:00,每半小时一次,读者可理解为这段时间里老巷常驻人口无人外出)
每天清晨5:00,村委会雇佣的清洁工都会仔细清扫整条巷子及其周围街道路面上的垃圾,不会有任何遗漏(经过对清洁工的询问,他同样也没有关于凶手的任何线索)
(谜题篇到此结束)
挑战读者
至此,解谜所需的信息已全部给出,还请读者动动脑细胞,还原本案的真相吧!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们,凶手在谜题篇中已经出场。当然,万俟兄弟、卢杨及警察属于侦探设定,不在嫌疑人考虑范围之内。
为防止读者误入歧途,特此声明以下几点:
1.老巷内外并无监控,可视为警方未凭此获取任何信息
2.案发当天凶手系单人作案,无合谋,无包庇
那么,祝推理愉快。
潇潇雨歇